什么是“异地校区”
异地校区
一、异地校区的概况
异地校区是指和主校区同一个法人下的不同教学单元,是独立的办学机构。截止2021年5月底,全国共有7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异地开设了校区或研究生院(包括已签约项目),设立机构数达到108个。
高校异地办学多以培养研究生为主。108个机构中,92个有硕士或博士培养项目,而进行本科教育的只有47个。这也和多数高校异地办学的发展路径相符:先成立研究院,接着过渡到研究生院,最后发展为有本科生教育的学区。
以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为例,最早落户在此的是2007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两年后国际学院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再到2012年,国际学院和招收本科生的中法学院一起组成人大的苏州校区。
二、异地校区与主校区的区别
异地校区是指和主校区同一个法人下的不同教学单元,是独立的办学机构。因为历史原因,国内许多名校都地处大城市的老城区,一方面一线城市名校林立,面临着激烈的兄弟院校间竞争,另一方面老城区的空间配套、高地价均难以满足其扩张的需求,加上部分地级市出于改善教育配套、引进人才的需求,于是部分名校选择在本校所在行政区域之外设立单独代码招生的异地校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异地校区和本校分别填报,平行志愿规则下,彼此不受任何影响。
异地校区相对于主校区来说录取分数线会低一些,异地校区和主校区享受相近的教学师资,相同的公办学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除外),相同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异地校区文凭不注明“校区”),相同的保研和出国政策,以及基本相同的就业市场认可度(除个别极为专业的HR和专门从事高考志愿填报工作的人士外,较少有人能通过文凭中的专业来推断所在校区)。
三、具有代表性的异地校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合作大学开始进入家长们的视野,家长们对名校的中外合作也越来越感兴趣。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一些大学的分校区也在招收中外合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下这些分校区的中外合作。
1、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直属清华大学,是清华大学唯一异地办学机构。
国际研究生院优先布局清华大学一流的工科学科并辅以创新管理,形成“6+1”个主题领域,包括:能源材料、信息科技、医药健康、海洋工程、未来人居、环境生态和创新管理。
该研究院下设有生命与健康学部、能源与环境学部等多个学院,涵盖计算机、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二十个学科方向。
整体看来,国际研究院实力在清华大学属于中等水平,招生分数比本校低,生源依然优质。
2、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是北京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创办,是北京大学国内唯一异地办学实体。
该研究院下设信息工程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新材料学院等七个学院。研究院师资力量卓越,大部分老师来自校本部,可以说在深圳研究院也能享受到同等师资待遇。另外深圳研究院颁发的是北京大学的毕业证。研究院大部分专业相比于本校要好考,不过有些专业实力强劲,难度甚至高过本校。
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珠海校区是北京师范大学“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与北京校本部同水平、同标准办学。
珠海校区设有未来教育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部、体育与运动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汉语文化学院、地理科学学部、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等学院(学部),开设29个专业。
珠海校区的老师一般都是北师大本校的老师,校方承诺资源平等。另外一个优势是珠海的研究生提供住宿,而北师大校本部部分研究生不提供住宿。
北师大将越来越多的专硕放在珠海校区,报考人数相比于本校少,分数线相对低。
4、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
东北大学佛山研究院在今年的2021考研中是第一次招生,报考的人一般,不是很多,考试也相对简单一些。
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将围绕智能制造、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进行建设创新。
分校考研难度方面比本校容易,并且复试难度也相对较低。只要笔试没问题,面试表现不是特别差,很容易上岸。
5、东北大学(秦皇岛校区)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位于奥运协办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在东北大学统一规划下,面向全国招生,相对独立办学的普通高等学校。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秦皇岛分院共享东北大学全部博士和硕士学科点资源。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设有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资源与材料学院、体育部和社会科学研究院。
6、浙江大学(舟山校区)
根据浙江大学—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以海洋教学与科研为特色的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依托舟山得天独厚的海洋区位优势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携手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教基地和海洋人才高地。
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所在地,设有工科试验班(海洋)和海洋科学两个海洋类的本科专业,学制安排为:大一、大二两年在杭州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即浙江大学本校就读,大三、大四两年前往舟山校区就读。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在一批提前批报考录取,一旦录取则不参与一段的招录计划,本科期间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浙江大学将负责海洋学院的运行与管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发展设置学科专业,舟山市负责校园基本建设。它将与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全面合作,并谋求与国外海洋研究机构在师资、技术上进行合作。
7、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校区单独设有2个一级学科和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其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威海校区初步形成了与哈工大校本部交叉互补的学科体系。
下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土木工程系、体育教学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威海校区的考研难度最低,一些专业过了院线基本都能被录取。哈工大不少校内调剂生都调往威海校区,所以一志愿报考哈威校区的,过复试线上岸概率较高。
8、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
深圳校区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
学校硕士研究生涉及理、工、管、经4个学科门类,包括数学、力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21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以及5个专业硕士类别,其中工程类别涉及13个专业领域。
师资力量甚至不亚于本校部,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及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非全职教师甚至有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9、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创建于2007年,是人民大学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设有金融学专业、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和法语这三个本科专业,均为中外合作办学,学费为60000元/年。
下设有国际学院、中法学院和丝路学院。另设有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苏州国际金融研究院、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院、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等科研机构。
国际学院主要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税务硕士、金融硕士、知识产权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该校区属于中外合办项目,出国交流比较容易。目前报考人数较少,分数相对较低,但对应的是学费比较贵。以金融专硕为例,全日制金融专硕一学年学费为69000元。
10、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本校与异地校区之间通常是两种关系:一种是本校位于大城市,异地校区位于小城市;另一种是本校位于市区,异地校区位于郊县。因此异地校区基本上纯粹是因为地域上的相对劣势而导致录取分数低于本校。然而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却是一个例外:电子科技大学本校位于成都西北郊的犀浦镇,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则位于成都市中心的东二环,地域上占据了优势,分数却要略低。
作为和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齐名的“两电一邮”,电子科技大学(985,其余两所为211)在中国通讯和互联网领域享有至高的实力和地位,有志于从事IT的中高分段考生应着重关注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