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变3年,考研党又慌了?
压减学硕规模,考研党心里比较堵。更堵的事儿还在后头。
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眼下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专硕有没有必要读三年”的讨论,又在考研党群体中蔓延。
学硕缩减,只好走专硕之路。辛苦考研上岸,却还要像学硕一样,读3年才能毕业,一时让不少人心中意难平。
近年来,国内高校研究生学制悄然发生着变革,不少高校将专硕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专硕,再也不是人们印象中快速提升学历的手段。
2变3
近日,教育部正式下达新一轮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与4年前上一轮名单相比,专业学位建设得到明显增强。
2017年新增硕士一级学科28个、专业学位46个;2020年新增硕士一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104个。两次学位授权相比,硕士专业学位数量大幅上涨126%。
大力发展专硕,是当下高校明显的大趋势。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到2025年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专硕规模扩大之外,专硕学制也迎来变革。专硕学制从2年变3年,正逐渐成为一股趋势。
根据软科统计,目前至少有20所名校的专硕学制发生变动,比如东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目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不少高校则是在专业上进行批量调整。比如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37个专业硕士学位学制为3年;比如河海大学,除工商管理、会计、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的学制为2年,其余全日制专硕的学制都是3年。
长期以来,专硕学制2-2.5年、学硕学制3年的惯例,已被大众所熟悉。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一般除了医学、法学等专业的专硕要读3年,其他专业读2年足矣。更何况,国外硕士还有一年制的,比如英国、澳大利亚。
没有对比,就没有牢骚。随着2022年考研临近,“专硕有没有必要读三年”的话题讨论热度,在社交媒体上居高不下。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高校延长研究生学制,应该是现实需求的反映。
客观上,现在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或者是博士学制,想要缩短都不太可能,因为要完成现有培养计划,大多数学生恐怕还得要花上这些时间。
而且,国外高校学生中断学业、外出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学校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国内高校学生一般是完成了学业后才开始进入工作阶段。
这反而倒逼国内学生,在校学习阶段需要掌握更为必要、充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等,使得高等教育阶段要压缩学制受到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