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应该选学硕还是专硕?
导语:随着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参加高考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成为了越来越多同学的选择。因此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更多的学生们也会不约而同选择考研这条道路以提高自己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
备战考研也无疑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此我们免不了向学长们寻求建议。常常听到学长们说:“专硕比学硕好考,不仅分数线低,而且招生人数还多。”可是专硕和学硕的区别真的像学长所说的那样,仅仅局限于分数线与招生人数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看一看吧。
学硕与专硕并不相同,考生报名时要认真考虑
其实学长们的说法倒也没有错,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从试卷的难度和招生人数上来看待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仅从这两个方面来比较不免有些片面。因此全方位地了解学硕与专硕对于考研党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来介绍一下学硕与专硕。学术型学位是按照所学的学科设立的,在学习上更注重专业上的基础知识与学术研究,培养方向多为高校教师与科研机构人员。而专业硕士学位则更注重某专业层面的实践与应用,重点培养在专业技术上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可见,在学硕和专硕的培养目标方面,二者存在的差异较大。
其次,基于学硕与专硕不同的培养目标,二者培养人才的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前者的课程更偏重于基础理论,着重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而专硕则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由于二者培养方式的不同,二者的学制也有差异。一般学硕的学制较长,多为三年,而专硕的学制相对较短,多为两年至两年半。不过,具体的修读年限与毕业时间仍与学校和专业有关。
第三,二者的学习费用也有着较大差异。一般来讲,学硕的收费标准偏低,而专硕则相对较高,而且不同专业类别的收费差异往往更大。
最后,二者的读博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学术型硕士往往可以在毕业前联系自己的导师,根据导师和学校的相关要求完成申请,不用参加全国统考即可直接读博。但专硕很难硕博连读或直接读博,所以只能在毕业后参加全国统考以取得博士入学资格。
综上所述,学硕与专硕的区别还是蛮大的。所以对于每一名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确定自己考研的目的非常重要。如果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那么专硕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专硕无论是较短的学制还是复合型的培养方式都更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如果考研是为了深入学习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者为了在高校担任教师以及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那么学硕将会成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非全日制研究生值得考虑吗?
随着考研竞争的逐渐激烈,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所谓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在工作或社会实践的同时,通过灵活的时间安排,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相应课程学习的研究生,其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的具有同等效力。
非全日制研究生虽然可以灵活安排时间,边工作边学习,但是其学制也更长,学费也更加昂贵。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也像其学习方式一样“随意”,在招生考试方面,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其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考试上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在研究生的学习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在包括论文写作、课程难度、考试成绩等的毕业要求上也完全一致,这也代表着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相同的含金量。所以不要因为所攻读的硕士学位是非全日制就对其抱有偏见,也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
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未完全普及,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仍然面临着些许社会的质疑。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非全日制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偏见”也会逐渐消失。因此,对于一些已经进入职场,却仍想提高自己学历水平的人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