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正式报名下周开启
2022考研预报名已结束,下周正式报名就要开始(10月5日至25日),预报名未成功的同学一定要把报名相关信息重新检查一遍,认真做好报名攻略,以确保正式报名时不会再出现差错,否则,只能等明年了。
今天,小编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大家聊聊,不同群体考研该有什么不同的备考策略?
01. 双一流学生如何备考
985/211的同学都属于基础不错的。本科能考进双一流,说明你至少在学习上超过了85%以上的同龄人。因此如果你选择考研,至少要以本校为起点,争取考到更好的985,甚至是北清复交这类的顶尖名校,建议备考时间1年左右。
02. 普通本科如何备考
这是70%以上考研同学的学校水平,是考研的主力军。在这个水平的同学,只要能踏实备考,坚持到底,至少有一半的几率可以顺利考上研究生。如果你想提高上岸概率,或者考个名校,建议备考时间1年半。如果就是考本校,1年时间基本够用。
03. 民办、自考本科如何备考
民办或自考本,这两类同学也可以正常报考硕士研究生。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中并没有把自考本科划归为同等学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自考本科生如果想考研的话,必须在当年考研前的现场确认前拿到毕业证,否则还是会被划归为同等学力考生。
注意:这类同学由于不是全日制本科,在复试环节可能比较吃亏,建议选择的学校不要太难。准备周期1年半左右为佳。
04. 二战/多战如何备考
对于二战及以上的同学,成功上岸是你们的目标。不管之前你是一本的、二本的、还是专科的,都要在二战中摆好自己的位置。合理规划、严格执行,目标一定要靠谱,资源一定要准备齐,不要让自己再次遗憾退场。建议备考时间,失败了就马上准备。
05. 在职如何备考
在职考研:因为竞争激烈,建议越早备考越好,同时做好一战不上岸,二战接着来的准备,放平心态,合理选择目标专业院校。考上更重要。如果确实有学术或者名校追求,可以在读研期间再准备考博或另一个研究生。
对于已经工作的,有学历需求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如果基础好,可以备战国内考研,如果基础不好,时间也比较紧张的话,完全可以考虑下国际免费MBA项目,因为竞争压力相对小,名校的难度也比较低,国家承认,国际认可,单位公司认可度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