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和招生章程有什么区别?
《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是了解高校和填报高考志愿最准确的参考,但是不少考生却并不了解招《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到底是什么,更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面对信息量满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也往往不知道该从何看起。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招生章程》与《招生简章》的区别:
《招生简章》与《招生章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同是对高校相关情况的介绍,但其对考生的意义及重要性却绝不相同。
首先,从法律上来说,《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法律规范性作用,而《招生简章》则基本不具备这个作用。
其次,从内容上来看,《招生简章》仅介绍一般性报考内容,而报考的核心内容(如录取规则等)则是不公开的,而且部分内容还可能存在夸大嫌疑。但《招生章程》就不同,录取规则等17项招生信息是其必须公开的主要内容,而且必须真实,准确。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其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表述规范,且必须经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高等学校招生章程经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且不得擅自更改;民办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招生宣传(广告)中不得使用模糊或隐瞒办学类型、层次的简称……”因此,考生在报考前,切不可“跟着感觉走”,一定要“细看《招生章程》,掌握报考技巧”。
招生章程包括什么
高校招生章程是由高等学校依据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和教育部要求制订,并经其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后,才可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且不得擅自更改的并必须严格执行的有关高考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和重要依据。
《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
1、高等学校全称
2、校址(分校、二级学院、校区等须注明)
3、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
4、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学校、公办或民办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或者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
5、学习形式(全日制、网络教育等)
6、分专业招生计划及说明
7、外语考试语种要求
8、录取男女生比例
9、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10、录取规则等
通常,5月起,高校会相继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布各自的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主要看什么
1、高校情况。
高校全称、院校隶属关系(中央部署、地方所属)、院校性质及层次(公办/民办、 本科/专科)、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图书量、教学用地面积等)、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校址(涉及分校、校区等须注明)。
2、录取原则
目前的专业录取原则有3种:分数优先、志愿优先、专业级差。
分数优先是指如果符合专业投档条件就予以录取。
志愿优先即按专业顺序排队录取。
专业级差指的是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如果第一专业志愿不满足录取条件,考虑第二专业志愿时,考生需要减掉一定的专业级差分进行排队录取。
高校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该校采用的录取原则,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要仔细研究章程中的专业录取规则,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3、报考限制
因为学习与行业工作的需要,有些高校部分专业会对身高与性别有特殊要求。也有一些高校的相关专业有语种或单科成绩的要求。
提前批(包括本科、专科)录取的学校,相当一部分在体检、政审、年龄、应届与否等方面有特殊要求。
一般来说,这些限制都会在招生章程中注明,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确认好志愿院校或者专业是否有某方面的特殊要求,不满足条件的就避免填报。
4、调档规定
加分政策:要确认高校在确定进档考生的专业时是否认可考生的优惠加分:有些高校投档认可,而专业录取时不认可;有些高校投档认可,专业录取时也认可。
调档比例: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但各高校对于具体的调档比例的规定可能不一样,所以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前,应注意查看目标高校的调档与退档的规定说明,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项。
查看《招生章程》时应特别注意
目前,各高校招生章程已经陆续公布。专家提醒考生、家长,在报考前一定要多加注意,对于提前“圈定”的目标学校的《招生章程》中所规定的每一项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部分学校的“特殊要求”,如有的学校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体重不低于45公斤等;有的学校不招收往届生;还有的学校对录取学生的男女比例也有要求。因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如果不符合条件,一定要尽早放弃,重新选择。
此外,针对《招生章程》中一些表述不太清楚或容易产生误解的问题,考生也一定要提前咨询清楚,如学费问题,一些高校在《招生简章》中将各专业所需学费数额规定得清清楚楚,但有些高校却在打马虎眼儿,没有注明具体学费数额多少,只公布一句“学校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费”。
关于二级学院问题,个别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中,不但没有注明二级学院的文凭种类,反而以这些文凭与校本部文凭没有差异为招生宣传主要着眼点,结果导致二级学院学生毕业时与校方矛盾重重,更有甚者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因此,考生在报考前所有细节都要了解清楚,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