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中印象加分的几个细节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初试就算考第一也录取无望。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及以上。部分高校部分专业复试成绩甚至占总成绩权重的50%。这意味着即使研考生初试分数很高,也有被淘汰的风险。同样,初试成绩平平的研考生仍有机会在复试中脱颖而出。
笔试篇
1、保持卷面工整
由于现在大多数笔试都是远程监考,考生需要自备答题纸,答完后按照要求再上传,拍照上传再扫描至校方,卷面可能要经过好几次打包或折叠,最后的清晰度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尽量在答题的时候保持字迹工整,排版清晰,适当保留一定的字间距和行距,不要因为上传后老师看不清楚这种小问题而丢分。从现在开始临摹字帖,其实也不晚。
2、即使是笔试也要穿戴整齐
有人会说,笔试只看卷面分,和我穿什么有什么关系。但你是否想过,你的监考老师有没有可能是未来的老师甚至是导师呢?如果你在一群衣着随意的考生中穿戴整齐,监考老师也会对你印象更深刻一些,咱们不要把眼光只放到这一场考试当中哇。
3、在答题时适当引用
大部分院校在复试阶段对专业课的考查会延续初试考查范围和风格。但不同的是,复试对于专业课的考查会更加深入,考查形式也更加灵活。在回答论述题或者开放性题目时,可以适当引用目标院校博导硕导们的学术观点,可能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4、提前到场准备齐全
作为一个经历过不下十场在线考试的人,即时每次考试都有考前模拟,但每次考试仍有人不按照要求规范答题,导致迟迟不能开始作答,还有那种突然断线、卡顿的情况。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进行模拟,考试当天提到十五分钟到场,听从监考老师安排。
面试篇
5、自我介绍宁愿中规中矩也不要另辟蹊径
原因参考文章开头的故事,自我介绍不需要太多亮点,重点是如何让一群陌生的老师快速记住你。建议大家看看《令人心动的offer》里面各位成员的面试情况,可以尝试了解面试官的心理。
6、个人简历尽量简洁有力
如果面试中被要求提供简历,建议大家一定要选择看起来简介大方的模板,我曾经准备了一份以红色为基调的简历,自以为鲜艳的颜色能在简历堆中更加醒目,但HR跟我说这样花里胡哨的简历看起来不太专业。这是版面的简洁。还有就是关于个人情况和经验介绍,一定要语言简洁,不要假大空的描写,也不要过多口语化的内容。有力则是要做到条理清晰、逻辑顺畅,尽量展现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成果,多用数据去表达。先用结果吸引面试官,具体怎么做的、如何完成的,就是你们交流的话题。
7、材料比奖状更重要
可能大家都习惯了用奖状去证明自己,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奖状,分量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于未来要录取你的学校,这些奖状就是一张纸,它只能证明曾经的你很优秀。所以,建议大能在附上奖状的时候也能附上相关材料,比如某个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了,可以提交策划方案;某个短视频大赛获奖了,可以提交视频脚本并附上二维码供老师查看。有人说,如果我没有作品呢?那总有作业吧。提交成绩单的时候,可以附上自己不错的结课作业或作品,但也不要傻乎乎地原封不动地交上去,当然是要再完善一下啦。
8、提前了解面试官信息
我知道,这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很难,甚至连校内的学生也无法提前知道会有哪些老师参加复试面试,但我们可以猜。怎么猜呢?首先,学校学院官网会有老师的情况介绍,其次,主考官一般都是教授级别的,最后,联系同专业的学长学姐,提前打听往年的面试成员组。
9、提前准备科研设想
虽然不是每个院校都要求学生提交科研设想,但我觉得参加复试的同学都应该提前有所思考有所准备。如果老师问到你为何选择这个研究方向?今后打算研究哪方面的东西?最近是否有关注什么研究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答得很顺畅,那面试就算成功了一半,为什么?因为就算你的研究设想很稚嫩,甚至不能实现,但至少你有研究兴趣,知道自己今后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混个研究生学历。
10、熟悉导师们的研究方向
对一个学者来说,对他最好的肯定就是阅读他的著作,并表示认同。在面试的时候,如果讨论到了相关话题 ,大家可以适当提几嘴某某老师的研究或者著作,不管这位老师是否在面试官中,老师们都会知道你是有用心准备的。
11、注意仪表,保持礼貌
一般来说,远程面试很多同学会选择在自己的卧室或者书房,但建议面试时自己身后最好是一面白墙或者书架,如果是花里胡哨的动漫人物或者追星海报,老师可能会觉得你还不够成熟。另外,远程面试效果肯定不如现场面试,所以可以借助打光、镜头等客观事物,帮助提升自我形象。即使是远程面试,也一定要全身穿戴整齐,不要以为老师只能看到你的上半身,我曾经在面试快结束时被要求站起来,结果当天我穿了双拖鞋,大家可以想想那个场面。一个人的仪表代表着他对别人的尊重,这是第一印象,第二印象就来源于你的态度和表达,因此在说话的时候,多用敬辞,表示谦卑,至少印象分不差。
12、向考官展示积极的心态
面试也是考察心理素质的一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在面试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如果最后录取结果只有你一人被淘汰怎么办?”这种题目,但不管是答题还是心理测试,都要表示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就算自己没有被录取,也会吸取经验,向录取的同学学习,为来年再战做准备之类的。反正在和考官的交流过程中,不妨多微笑,展现自己乐观的心态,这样老师会觉得这孩子抗压能力不错,适合读研。
英语篇
13、宁愿用简单的表达不用高级但易说错的表达
英语面试是一个考验听力和口语的环节,但交流话题一般都是学习、生活、热点食物,既然是聊天,那就可以口语化一点,没有必要去背一些自己不常用的高级表达,英语面试不出错就能拿一个不错的分数。
14、英文自我介绍不是中文自我介绍的翻译
自我介绍是可以提前准备的,但没有必要按照中文的模板一字一句地翻译,英文的交流其实是更加freestyle的,你可以在自我介绍里谈一谈你的名字的由来,你平时的兴趣爱好之类的。因为英语的考察是对你语言能力的评判,内容多样化一些,给老师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
15、标准的口音更容易拿到高分
拥有留学经历的老师经常被派去担任英语面试考官,我的导师在一次复试结束后,说对今天面试的一位女孩印象深刻,因为她一开口就是纯正的伦敦腔,所以在专业面试的时候特别留意了她的简历,果不其然是有在英国交换的经历。虽然口音这种东西没法急于求成,但是很容易模仿,从现在开始,每天跟读,不知不觉就有会拥有口音了。
总之,细节就是你做事的时候多考虑几种情况,为自己留有余地,做事有条不紊,让人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细心的人,所以,从现在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表现得更加专业一点吧。